男女主角分别是山的那边山的那边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选黄袍加身全局》,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建成又问道:“看的如何?”李承宗叹了口气道:“现在京城之中,到处都是买不起粮的百姓,都是尹阿鼠做的孽!”听到这话,李建成眼瞳一凝,这小子竟然能查到粮荒背后的主使。李世民也不由多看了他几眼。李元吉啧啧称奇道:“你出去一趟,就能查到是谁在搞鬼,挺行啊大侄子。”李承宗坐了下来,望着他们,说道:“我听说,尹阿鼠手里,至少有五十万石粮。”李建成皱眉道:“你想动他?别做梦了。”“当年他打断杜如晦一根手指,你二叔想动他,结果惹了一身骚,更别说你。”李承宗沉吟道:“他只要不出来从中作梗,我就不动他。”说完,他望着三人,说道:“我需要粮食。”李元吉立即拿起一块糕点递给他道:“给你。”李承宗翻了翻白眼,但还是伸手接了过来,放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道:...
《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选黄袍加身全局》精彩片段
李建成又问道:“看的如何?”
李承宗叹了口气道:“现在京城之中,到处都是买不起粮的百姓,都是尹阿鼠做的孽!”
听到这话,李建成眼瞳一凝,这小子竟然能查到粮荒背后的主使。
李世民也不由多看了他几眼。
李元吉啧啧称奇道:“你出去一趟,就能查到是谁在搞鬼,挺行啊大侄子。”
李承宗坐了下来,望着他们,说道:
“我听说,尹阿鼠手里,至少有五十万石粮。”
李建成皱眉道:“你想动他?别做梦了。”
“当年他打断杜如晦一根手指,你二叔想动他,结果惹了一身骚,更别说你。”
李承宗沉吟道:“他只要不出来从中作梗,我就不动他。”
说完,他望着三人,说道:“我需要粮食。”
李元吉立即拿起一块糕点递给他道:“给你。”
李承宗翻了翻白眼,但还是伸手接了过来,放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道:“我说的是粟米和稻谷。”
李元吉没有吭声,而是看向了李建成。
李建成呵笑道:“你是在求为父帮忙?逆子,你囚你老子的时候,就没想过会有今天?”
李承宗瞅了他一眼,没再理会,望向了李世民,说道:
“二叔,你能帮我弄到粮吗?”
李建成嗤笑道:“你觉得他会给?”
下一秒,他就看到李世民将写好字迹的纸张折叠起来,放入信函之中,面色平静的递给李承宗,说道:“叫人把这封信,送去洛阳,明天下午,你就能看到粮食。”
“......”
大殿之内,瞬间寂静无声。
李承宗眨了眨眼睛,心中有些意外,想不到李世民这么爽快,接过信函一看,只见信函上写着“秦王亲笔”四个大字。
而此时,李建成回过神来,不敢置信的看着李世民,“他要,你就给?”
李世民淡淡道:“如果不是他,我的一家人,就不是住在这里,我秦王府的人,也将不是死,就是流放。”
“何况,我没你这般铁石心肠。”
李建成闻言脸色一黑。
李承宗美滋滋的将信函收了起来,不愧是史书中的唐太宗啊,拎的就是清楚,情真意切道:“二叔真好。”
李世民淡淡一笑。
就在这时,李建成忽然走到李世民身边,俯身将他案几上的笔墨拿到手中。
李世民挑眉道:“你干什么?”
李建成瞪他道:“笔墨是我东宫的,我拿你管得着吗?”
说完,他转头看向李元吉,说道:“元吉,你也写信。”
李元吉愕然道:“我写啥啊?”
李建成道:“秦王写的什么,你就写什么!”
李元吉哦了一声,立即从旁边拿来新的笔墨,开始写了起来。
李世民皱眉道:“你怎么也让京城外的人,送粮进京?”
李建成低头一边写信,一边冷哼道:“我只是不想被某些人给小看了。”
说完,他奋笔疾书,写好信之后,放入信函中,递给李承宗道:“把这封信,送到武功,明天你也能看到粮。”
李元吉这时也写好了信,将信函递给李承宗,咧嘴道:“大侄子,这封信,你送去泾阳。”
李承宗从他们手中接过信函,笑容浓厚道:“父亲,二叔,四叔,有你们真好。”
李建成闻言心里舒服多了,又不忘提醒道:“逆子,为父多说一句,粮荒之事,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光有粮还不行。”
李世民开口道:“不错,此事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尹阿鼠。”
李建成看着他道:“你别插话。”
李世民淡淡道:“嘴在我脸上长着,你管得着吗?”
李建成闻言一恼,噌的一下站起身瞪着他。
李世民果断撸起袖子,手掌握住身前的案几,直勾勾盯视着他。
清风楼伙计笑着道:“今天有一位国子监的助教,在这里讲课。”
李承宗更好奇了:“讲课?”
清风楼伙计点头道:“我们清风楼跟其他酒楼不一样,这里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因此,经常会有饱读诗书的人,坐在这里论道。”
李纲冷笑道:“说的倒是好听!”
李承宗也忍着笑意,不管怎么说,还挺有特色,回头对着李纲和魏征道:“那咱们坐在这,也听一听?”
李纲双手扶着拐杖,点了点头。
魏征也点了点头。
李承宗笑了笑,对着清风楼伙计说道:“我们就坐这了。”
清风楼伙计连忙道:“好的公子!这边请!”
说着,清风楼伙计将李承宗五人安排在了等待听讲的众人后面的位置。
等他们入座之后,清风楼伙计问道:“公子想用点什么?”
李承宗道:“来一桌好酒好菜。”
清风楼伙计眉开眼笑道:“明白,明白!”
“几位稍等!”
说完,他快步离去,很快举着一个托盘而来,托盘之上,放着一个酒壶,和几个酒盏。
李承宗正在打量着这座装饰的富丽堂皇的酒楼,忽然闻到身旁传来一阵淡淡清香。
转头望去,只见徐玥跪坐在他的身边,很是认真的为他倒酒。
李承宗伸出手掌,握住她的白皙小手。
徐玥浑身僵了一下,白净精致的脸庞微红,眼神有些无措。
紧接着,她便听到李承宗声音:“不用倒了,我不喝。”
徐玥看见李承宗收回手掌,才明白回错了意,小小的喔了一声,放下酒壶。
李承宗看着李纲和魏征,笑着道:“你们喝,不用管我。”
李纲摆手道:“臣不喜这家的酒。”
魏征摇头道:“这家酒不好喝。”
李承宗微微颔首,不再说什么。
就在此时,门口处响起一道叫骂声:
“你这泼烂汉,还想进我们清风楼?滚一边去!”
一道熟悉声音传了进来:“我跟他们是一起的。”
清风楼伙计的叫骂声立即响起:“那位公子什么打扮,你什么打扮,你还有脸说一起的?快滚!”
李承宗闻声望去,看到是跟着他而来的布衣青年,见他想进来却被拦在外面,沉吟两秒,对王晊说道:“把那人叫过来。”
“是!”
王晊当即起身,走到门口,见清风楼伙计还在喝骂那名布衣青年,立即制止住他,说道:“我家公子要见他。”
清风楼伙计神色微变,立即换了一副嘴脸,对着布衣青年赔笑着道:“您请,您请!”
布衣青年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跟在王晊身后,来到李承宗身边,行礼道:
“见过李公子。”
李承宗双手抱肩,歪着头饶有兴味看着他,并不意外对方知晓自己的姓氏,毕竟对方已知晓他是东宫的某位殿下,在大唐能被称作殿下的,只能姓李,问道:“为何要跟着我?”
布衣青年沉声道:“为了混一口饭吃。”
李纲、魏征听出他的言外之意,不由多看了他两眼。
怪实诚的啊......李承宗也是一怔,本以为对方会说道谢二字,没想到是想在自己身边谋个差事,笑吟吟打趣道:“我这的饭菜,可不好混啊。”
布衣青年一本正经道:“我相信我混得到。”
“你还挺自信。”李承宗一乐,指了指对面空着的位置,说道:“坐下吧。”
“多谢公子赏饭吃。”布衣青年拱手道了一声谢,坦然而坐,然后盯着桌上的那一壶酒,挪不开眼睛。
李承宗见状,忍俊不禁,投给王晊一个眼神,让他将酒端给对方。
王晊立即照做,将酒壶和空盏放在了布衣青年跟前。
李承宗问道:“你说的是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
封德彝心中一惊,能知道尹阿鼠,说明他已经调查过了,点头说道:“就是他,只要殿下您能说服陛下,收走他手中的粮食,立马就有粮食。”
李承宗歪头看着他,问道:“你说尹阿鼠手里有粮数十万石,可有证据?”
封德彝摇头道:“没有。”
李承宗摊手说道:“如果我去找我皇爷爷,跟他说明此事,尹德妃又跟我皇爷爷说,是我诬陷她父亲,到时我拿不出证据,怎么办?”
封德彝哑然了几秒,然后点了点头,说道:
“殿下所言极是,在跟陛下说明此事之前,得先掌握尹阿鼠拥有五十万石粮的证据。”
说完,他语气一顿,接着说道:“不过,尹阿鼠又不是傻子,决然不会让人轻易的抓住他的把柄。”
李承宗瞅着他道:“你帮我想个别的搞粮法子。”
封德彝沉吟两秒,说道:“如果只是想要弄到粮的话,老臣这里,倒是还真有一个别的法子。”
说着,他神色一肃,“殿下可以去找太子,秦王,齐王殿下!”
李承宗神色一怔,“你的意思是,我父亲,我二叔,四叔他们有办法?”
封德彝重重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如今朝堂之上,要说谁能搞到粮,就只有他们了。”
看到李承宗一副若有所思模样,封德彝接着说道:“殿下可别小瞧了太子,秦王,齐王,他们不可只是在朝堂之上争来斗去,在朝堂之外,他们之间亦有争斗。”
“既要争斗,必然得有人。”
“这京城之外,有的是太子、秦王、齐王的人啊。”
李承宗眸光闪烁了几下,封德彝的话,提醒了他,如果真的能够借助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他们三个,京城粮荒的事,将不值一提。
封德彝接着说道:“如果能得到太子、秦王、齐王的支持,这件事,就简单了。”
说完,他神色凝重几分,说道:“不过,殿下想要劝说他们帮忙,不太容易,至于原因,殿下您也知道,他们三人,这会还被您囚禁着......”
李承宗沉吟两秒,说道:“我去试试。”
说着,他投给封德彝一个赞赏眼神,正色说道:“封公,你帮我的,我记着,我不会亏待你封家的。”
封德彝差点没忍住轻哼起来,脸上露出笑容道:“能为殿下出谋划策,老臣就已经知足了。”
李承宗知晓他彻底站队自己这边,笑着拱了拱手,“我先回去,封公你忙着。”
“老臣送送你。”封德彝回了一礼,将他送到了中书省外。
王晊和徐玥看到他出来,连忙迎了上去,徐玥好奇道:“殿下,封公有办法弄到粮吗?”
李承宗摇了摇头,说道:“弄不到,不过,他倒是给我出了一个主意。”
“走,回东宫。”
说完,他带着二人,朝着东宫而去。
显德殿外,冯立正在殿外值守,看到李承宗回来,立即上前行了一礼。
李承宗摆了摆手,让他不用多礼,旋即走入殿内。
而此时,大殿之中,李建成正在看书,李世民手持笔墨,不知在写着什么。
李元吉则在优哉游哉的吃着糕点,每吃完一块,李建成便会投来目光,不得不将桌上的残渣扒拉到嘴里。
看到李承宗回来,李元吉眼眸一亮道:“大侄子回来了!”
李建成目光立即投了过去。
李世民也停下笔墨,抬头看向了他。
李承宗咧嘴道:“父亲,二叔,四叔。”
李建成放下书籍,问道:“粮荒的事解决了没有?”
李承宗哭笑不得道:“我啥时候说过,我出去一趟,就能把这事解决了,我只是去坊间看看情况。”
王晊浑身一震,顿住脚步,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承宗。
封德彝更是瞳孔巨震,什么,东宫的率更丞,是秦王府的人?
封德彝立即看向王晊,见他神色骇然,没有第一时间否认,瞬间有了判断,脸色大变道:
“王晊,你是秦王府的人?那太子和齐王密谋的事,岂不是秦王已经知道了?”
“我,我......”王晊张着口,只能吐出几个单字,紧张的连一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来。
李承宗缓缓道:“封公,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说,我再不出来做事,就是死路一条了吧?”
“我二叔既已知晓我父亲和我四叔密谋害他,他焉能与秦王府一众僚属坐以待毙,一定会先下手为强。”
封德彝凝视着李承宗,喉咙攒动了一下,感觉愈发看不透面前的十二岁少年,问道:“殿下,你怎么会知晓王晊是秦王府的人?”
我读史书的,我能不知道......李承宗心里想着。
根据史书记载,率更丞王晊,早年被李世民收买,效忠于秦王府。
李承宗当然不会告诉他实情,随口编造了一个理由道:
“王晊那天听到消息之后,离开了东宫,我当时在场,见他形迹可疑,跟了上去,亲眼见他进了秦王府。”
怎么跟老夫一样这么不小心啊......封德彝看着也被李承宗握住把柄的王晊,质问道:
“王晊,你阴持两端,该当何罪?”
李承宗闻言险些没绷不住,好意思说这话吗。
王晊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惶恐不安道:“太孙殿下,臣知罪!”
李承宗走过去将他扶起来,说道:“起来吧。”
“我刚才在我皇爷爷跟前保你,没说出你的身份,你应该已经猜到我的用意。”
“从现在开始,你要和封公一样,为我效力。”
封公也被捏住把柄了?......王晊看向封德彝,心里愈发吃惊,也愈发对李承宗感到敬畏,感激行礼道:
“谢殿下宽恕之恩!”
李承宗笑着点了点头,有了封德彝和王晊两个帮手,心里顿时感到轻松了许多。
封德彝这时问道:“殿下,咱们这就去东宫宣旨?”
此时,封德彝已经下意识的将自己和李承宗绑定在了一起,站在了李承宗这边。
李承宗摇头道:“不急,先去一趟玄武门。”
好端端的,去玄武门作甚......封德彝心中困惑,但没有吭声,而是和王晊一起,跟在他的身后,朝着玄武门方向走去。
玄武门宫门处,站着两名身穿铠甲的禁军卫士。
见到李承宗带着封德彝、王晊前来,两名禁军卫士立即抱拳行礼道:
“拜见皇太孙!”
李承宗颔首道:“免礼,今日在玄武门值守的将军是谁?”
一名禁军卫士连忙道:“是常何常将军。”
李承宗心头一动,真是巧了,他此次来玄武门的目的,就是找常何,说道:“叫他过来一下。”
“喏!”那名禁军卫士应了一声,转身离开,顺着楼梯走到宫墙之上,很快领着三十八岁身高一米九的魁梧将领来到李承宗身边。
魁梧将领正是常何,看到身穿雪灰亚麻广袖圆领袍的十二岁皇太孙,眉头微微一皱,不明白李承宗为什么指名道姓的要见他,按捺着心中困惑,来到李承宗身边,抱拳低头行礼道:
“臣常何,拜见皇太孙殿下。”
说完,常何望向封德彝,对这位当朝宰相抱拳道:“见过封公。”
封德彝笑吟吟拱手还礼。
在场的四个人,就数王晊这个率更丞官阶品级最低,王晊待常何行礼完毕,拱手弯腰对他行了一礼。
常何对他微微颔首示意,旋即看着李承宗,问道:
“不知皇太孙殿下找臣有什么吩咐?”
封德彝和王晊也看向他。
李承宗向远处走了几步,然后对着常何招手道:“你来这边,我有话问你。”
常何不明所以,但还是走了过去。
李承宗凑到他的耳边,问道:
“常何,秦王赐给你的一枚金刀子,还有三十挺黄金,你花完了没有?”
常何浑身一震,脸色大变,身体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惊骇的望着李承宗。
封德彝和王晊此时也听见了李承宗的话,封德彝打量着常何的神色,心里有了判断,心中震撼到无以复加,皇太孙怎么什么事都知道啊!
王晊更是一脸愕然,感觉他们几个人,在李承宗面前,就像是光着一样,没有一点秘密。
而此刻,常何回过神,左手重重握成拳头,将指尖扎进肉里,用疼痛镇定住心中的紧张,盯着李承宗,故意装作若无其事道:
“臣不知皇太孙殿下在说什么。”
李承宗迎上他的目光,面露笑容嘴上却宛若吐出一把刀子般,狠狠扎在对方的胸口道:
“我再问你,秦王给你的三十枚金刀子,让你收买禁军,收买的怎么样了?”
不等常何回应,李承宗接着说道:
“常何,你是不是还要装作不知道?”
“是不是非要我去找几个被你收买的禁军问上一问,你才肯说?”
常何闻言脸色苍白,额头表面不停有汗顺着脸颊滴落而下。
封德彝见状,震撼的心里有了判断,皇太孙说的是真的,常何真被秦王收买了......
李承宗见常何低着头,一声不吭,也不着急,双手背在身后,抬头看着身高一米九左右的武将。
许久,常何抬起头,面如土色,声音沙哑道:
“皇太孙是如何知晓这件事?”
李承宗摆手道:“这你就不用知晓了。”
常何闭上嘴,然后又问道:“殿下想要臣做什么?”
李承宗笑了笑,说道:“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劲。”
“我要你,还有被你收买的禁军,都效力于我。”
常何此时冷静了许多,问道:“是太子的意思吗?”
李承宗摇头道:“不,是我的意思。”
常何皱眉道:“太子是殿下的父亲,殿下的意思,应该就是太子的意思。”
李承宗没有用言语回应他,而是从怀中取出金灿灿的圣旨,递给他道:
“这份我皇爷爷刚刚降的旨意,你看看。”
李纲哈哈一笑,说道:“老夫刚听到这个消息,也是脑袋发懵,缓缓就没事了。”
马周小心翼翼看着李承宗,问道:“太子、秦王、齐王被废黜,是因为殿下?”
李承宗点头道:“没错。”
马周心中愈发震撼,同时,他意识到一个问题,皇太孙好像已经猜到他的心思,立即低下头,思忖着该怎么补救。
没过多久,两道身影走入了清风楼。
李承宗正吃着大唐的鱼脍,瞧见二人,正是于麟父子。
于麟见李承宗望来,赶忙带着身边的中年男子走了过去,行礼道:“殿下,这是我父亲。”
李承宗打量着对方,对方圆脸大耳,带着蓝色幞头,身穿灰色长衫,年近四十。
“草民于祥,拜见皇太孙殿下。”
于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道。
李承宗笑道:“起来吧。”
“吃饭没有?”
于祥连忙道:“草民已经吃过了。”
李承宗微微颔首,对着二人道:“坐下说。”
于祥笑容讨好道:“谢殿下。”
等到他们坐下,李承宗问道:“令郎有没有告诉你,我为什么叫你过来?”
于祥点头道:“我儿说是殿下给他了一个进步的机会。”
李承宗指了指于麟,问道:“你想不想他进步?”
于祥神色一肃,激动道:“草民当然想,不然也不会过来了。”
说完,他指了指清风楼门口,认真说道:“听说殿下忧心京城粮荒之事,草民这次过来,还拉来了一百石的粮,希望这一百石粮,能帮得到殿下。”
李承宗摸着下巴道:“一百石,不少啊,以现在的市价,得值三百万文钱。”
于祥赔笑道:“这是草民的一点心意。”
李承宗摇了摇头道:“你的好心,我领了,你带来的粮食,我不能收。”
于祥脸色微变,慌张道:“殿下这是为何?您要是嫌少,草民手里还有一些......”
李承宗哭笑不得道:“你把心放回肚子里,我不图你手里的粮食。”
说完,他直接问道:“我且问你,现在京城闹粮荒,你的粮米,是从哪来的?”
于祥显然知晓他会这样问,当即从怀中取出一份纸张,恭敬递给李承宗道:“殿下请看,这是粮引。”
李承宗接到手中,纸张因为材质问题,有些泛黄,上面大大写着“粮引”两个字,底下还有于祥的名字。
他看完过后,递给了李纲和魏征,让他们也看看,同时对着于祥问道:
“买来的吗?”
于祥点头道:“是,一个月前,京城刚刚闹起粮荒之时,有个人在家设宴,请草民过去,当时在宴席之上,那人拿出了粮引,还说从今往后,可以从他那里购粮,想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得有粮引。”
“这粮引,便是草民当时花钱买的。”
李承宗好奇问道:“花了多少钱?”
于祥竖起一根手指道:“一万贯。”
大唐时期的一贯钱,等于一千文钱。
一万贯,也就是一千万文。
李纲吃了一惊,目光从粮引上挪开,放在于祥身上,问道:“小小的一张粮引,得一千万钱才能买到?”
于祥点了点头,“是,虽然贵,但是值得,毕竟,没有这个东西,就买不到粮。”
李承宗问道:“赚得回来吗?”
于祥毫不犹豫道:“实不相瞒,都不到半个月,草民便将买粮引的钱赚回来了。”
李承宗啧了一声,“看来眼下卖粮,真是暴利。”
“京城之中,像你这样买到粮引的,有多少人?”
于祥道:“至少有一百人!”
李承宗沉吟道:“也就是说,那个人,光是靠卖粮引,就赚到一百万贯了?”
于祥应声道:“只多不少。”
李承宗好奇问道:“卖给你粮引的这个人是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