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欧吉小说 > 其他类型 > 开局剧透朱标之死,朱元璋疯了朱永明李善长前文+后续

开局剧透朱标之死,朱元璋疯了朱永明李善长前文+后续

煮茶煮酒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在朱标面前,吕氏很疼爱朱雄英,可等朱标不在的时候,吕氏就不在乎朱雄英了。至于朱允熥。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和朱雄英相比。不管是朱标,还是朱元璋,马皇后对朱允熥的态度都是一般。他们偏爱的只有朱雄英。可朱雄英对这个朱允熥很还关爱。这也为什么他发现弟弟饿了之后,会拉着弟弟出来找吃食的原因。但东宫所有的下人都知晓,吕氏不喜朱雄英和朱允熥,他们怎么敢去帮助朱雄英和朱允熥。“英雄,你做的很好,走,父王带你们去吃饭。”朱标听见朱雄英的话后,内心已经怒气冲天了。可在朱雄英面前并没有表现出来。聪明的已然知晓猜到了一些事情,可这种事情不能传出去,更加不能大张旗鼓。他已经打定主意,明日去找朱永明问问,听听朱雄英和朱允熥的未来如何。朱雄英和朱允熥暂时就放在马皇后...

主角:朱永明李善长   更新:2025-02-06 16:3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永明李善长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剧透朱标之死,朱元璋疯了朱永明李善长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煮茶煮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在朱标面前,吕氏很疼爱朱雄英,可等朱标不在的时候,吕氏就不在乎朱雄英了。至于朱允熥。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和朱雄英相比。不管是朱标,还是朱元璋,马皇后对朱允熥的态度都是一般。他们偏爱的只有朱雄英。可朱雄英对这个朱允熥很还关爱。这也为什么他发现弟弟饿了之后,会拉着弟弟出来找吃食的原因。但东宫所有的下人都知晓,吕氏不喜朱雄英和朱允熥,他们怎么敢去帮助朱雄英和朱允熥。“英雄,你做的很好,走,父王带你们去吃饭。”朱标听见朱雄英的话后,内心已经怒气冲天了。可在朱雄英面前并没有表现出来。聪明的已然知晓猜到了一些事情,可这种事情不能传出去,更加不能大张旗鼓。他已经打定主意,明日去找朱永明问问,听听朱雄英和朱允熥的未来如何。朱雄英和朱允熥暂时就放在马皇后...

《开局剧透朱标之死,朱元璋疯了朱永明李善长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在朱标面前,吕氏很疼爱朱雄英,可等朱标不在的时候,吕氏就不在乎朱雄英了。

至于朱允熥。

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和朱雄英相比。

不管是朱标,还是朱元璋,马皇后对朱允熥的态度都是一般。

他们偏爱的只有朱雄英。

可朱雄英对这个朱允熥很还关爱。

这也为什么他发现弟弟饿了之后,会拉着弟弟出来找吃食的原因。

但东宫所有的下人都知晓,吕氏不喜朱雄英和朱允熥,他们怎么敢去帮助朱雄英和朱允熥。

“英雄,你做的很好,走,父王带你们去吃饭。”

朱标听见朱雄英的话后,内心已经怒气冲天了。

可在朱雄英面前并没有表现出来。

聪明的已然知晓猜到了一些事情,可这种事情不能传出去,更加不能大张旗鼓。

他已经打定主意,明日去找朱永明问问,听听朱雄英和朱允熥的未来如何。

朱雄英和朱允熥暂时就放在马皇后那里。

他实在没有想到,吕氏会这样做,更加没有想到东宫的下人对这种事情不管不问。

这可是他的嫡子啊!

看来东宫后寝已经完全被吕氏掌控了。

让下人给朱雄英和朱允熥准备了一些饭食之后,他叫来了他的亲卫。

这些亲卫都是护卫东宫的。

东宫内部通常分为前朝和后寝两部分。

前朝是太子处理政务和接待宾客的地方,后寝则是太子及其家眷的生活起居区。

东宫后寝的一切都是吕氏在管理。

但东宫前朝则是朱标的东宫的属官在管理,亲卫都在前朝。

这些亲卫都是朱标的心腹,他们是不会被谁收买的,哪怕是吕氏也管不到这些亲卫。

“末将,参见殿下!”

太子东宫亲兵统领,张勇带着一队亲兵来到朱标面前行礼道。

朱标是史上最稳健的太子。

他的权力比历史中很多太子的权力都大的多。

他也是拥有一定的兵权,尤其是太子东宫所属的士卒,这些都是只听从朱标命令的。

“张勇,你带人把王掌事带过来,孤有些事情要问问王掌事。”

此刻朱标的脸色很是难看,他已经有了一些猜想,但却不愿意相信。

可事关他的嫡子,他必须要搞清楚这一切。

王掌事就是东宫的女官,负责管理东宫后寝后有事务的。

朱雄英和朱允熥的事情,王掌事一定知晓。

“是!”

张勇闻言,带着几个亲兵就出了厅堂。

在他离开之后。

朱标陷入了沉思,他开始思考,如果事情真的是他猜想的那样。

那么他应该如何处理吕氏,又应该如何安排朱允炆?

思来想去,朱标都没有想到一个合理的处理办法。

一刻钟之后。

张勇返回了厅堂,身后还跟着一名穿着素衣锦服的宫女。

这名女子就是东宫的女官,王掌事。

“王掌事,知晓孤找你过来是何事吗?”

朱标语气冰冷,脸色亦是冰冷的说道。

此刻,王掌事只感觉一股威严向她压迫而至。

“殿下,奴婢不知。”

锦服之下,王掌事显得有些慌张,立刻下跪的说道。

她其实是真的不知道,朱标叫她过来做什么。

“孤今日回宫,遇见英雄和允熥,英雄拉着允熥在四处寻找吃食。”

“孤上前询问,得知,英雄和允熥一天未进食,肚子饿了才四处寻吃食。”

“孤的嫡子,父皇的皇孙,你就是这样照顾的?”


此刻,他对吕氏真的是没有什么好感了。

想到吕氏在他面前温柔懂事,可背地里这样对朱雄英和朱允熥。

他就怒火中烧,这样的女人能成为太子妃,能成为未来的大明皇后吗?

“是,是,奴婢明白。”王掌事闻言,连连点头说道。

从朱标的态度来看,她知晓东宫的后寝要变天了,太子妃吕氏也要失宠了。

“下去吧!”

朱标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王掌事,摆了摆手说道。

他虽然知晓,这种事情不能怪王掌事,可依旧对她没有什么好态度。

“是,奴婢这就告退。”

王掌事缓慢的站起身来,缓缓的退出了厅堂。

这不是她不想快点,而是她的腿已经跪麻了,快不了。

“今日的事情,不要传出去,派人盯着王掌事,在盯着吕氏身边的宫女,太监。”

在王掌事离开之后,朱标对着站在一边的张勇,说道。

他此刻觉得自己对东宫后寝的掌控已经消失,他需要暗中观察一下。

其实凭借他的身份完全不需要这么麻烦。

可是他不想让人知晓东宫的任何事情,只能这样暗中进行。

他是当朝太子,盯着他东宫的人太多了。

当然最为主要的是,他不想让朱元璋知晓这件事情,所以只能低调调查。

“是!”张勇拱手说道。

今日的事情真是震惊了他,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东宫后寝这么乱。

他一直都在东宫前朝,可从来都没有发现东宫后寝有这么大的问题。

从刚刚王掌事的态度,话语,就可以看出,这东宫后寝已经完全被太子妃掌管了。

哪怕是殿下都有些插不进去手了。

看来这位太子妃不简单啊!

太子妃这样对待皇孙,一定有什么图谋。

毕竟如今太子妃的儿子也是嫡子啊!

为了自己的儿子......

想到这里,他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备车,孤要进宫。”

朱标突然站起来,说道。

“殿下,不可,这事情不能让陛下知晓。”

张勇闻言,下意识的阻止道。

他是东宫亲兵统领,亦是朱标的心腹将领,他当然会为了朱标考虑。

他以为朱标这个时候进宫是去找朱元璋的。

东宫这些事情能让朱元璋知晓吗?

如果朱元璋知晓,那么太子妃吕氏一定会被废,这件事情也会闹大。

这事情闹大,丢人的只会是朱标。

不过想到自己的举动,又连忙继续说道。

“殿下,这件事情不可让陛下知晓,亦是不能让外臣知晓。”

“末将觉得殿下应该自行处理。”

朱标闻言,稍微一愣,随后就明白张勇的意思。

知晓张勇想错了,他进宫不是去找朱元璋,而是去找朱永明。

他需要从朱永明口中知晓朱雄英和朱允熥的未来。

“孤进宫不是为了找父皇,孤进宫有要事去办。”

因为是自己的心腹将领,又因为是张勇一直都为自己考虑,朱标才对他解释了一下。

要是其他人,他才没有时间搭理呢!

“殿下,末将冒犯了。”

张勇闻言,连忙拱手说道。

“好了,赶紧去备车。”

朱标不在意的说道。

按道理夜间皇宫的城门都会关闭,没有人可以进入皇宫的。

可朱标可以,这是朱元璋给他的特权。

马车很快就准备好了,朱标坐上马车就前往了皇宫。

而就在朱标离开东宫不久。

太子妃吕氏和朱允炆回到东宫,吕氏刚进入东宫就有心腹宫女汇报朱标召见王掌事的事情。


他准备再和朱永明聊聊胡惟庸案的事情,看看后世是怎么评价胡惟庸案的。

而就在朱元璋和朱标结束胡惟庸案话题的时候。

李善长,徐达两人也抵达了乾清宫后殿。

路上两人没有什么交流,两人各自都有心事,这个心事就是文官集团,勋贵集团。

李善长现在是文官之首,徐达现在是勋贵之首。

这要是按照朱永明的话,他们就文官集团,勋贵集团的代表。

两人也是害怕,昨夜彻夜难眠,就是担心朱元璋把他们看做文官集团,勋贵集团的代表。

“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

大殿内李善长,徐达同时拱手行礼道。

“好了,这里有没有外人,都坐下吧!”

“本来咱叫你们过来是商议建立内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的。”

“可是标儿不赞同现在建立内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的。”

“咱想听你们的意见。”

朱元璋摆了摆手,直接对着李善长,徐达,说道。

这都是老兄弟,在老兄弟面前,朱元璋都是很随意的。

可他身份毕竟和以前不同了。

他可以把李善长,徐达当做老兄弟,但是李善长,徐达只会把他当做皇帝。

“谢陛下!”

两人再次同时拱手行礼道。

随后才坐在了在椅子上,开始思考朱元璋的问话。

许久之后。

在朱元璋都有些不耐烦的时候。

徐达开口说道:“上位,内阁制度,军机处制度,是一个好制度。”

“两个制度互相制衡,可以加强皇权,稳固皇权。”

“臣是赞同上位建立内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的。”

“不过太子说的也对,目前的朝堂不适合建立内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的。”

“大明建国时间不久,很多制度都没有完善起来,想要建立内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就需要先把朝堂的制度完善起来。”

昨日朱永明说起内阁制度,军机处制度的时候,徐达就知晓朱元璋动心了。

所以昨夜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内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的建立对大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过如今的朝堂的确不适合内阁和军机处的建立,只因为朝堂的官员因为胡惟庸案搞的人心惶惶。

还有就是朝廷的很多制度不完善。

内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很可能会有反效果。

所以建立内阁,军机处的事情可以缓一缓。

“李善长,你呢?你是什么看法?”

朱元璋听见徐达的话后微微的皱了皱眉头,随后看向李善长,问道。

他本以为徐达会支持他现在建立内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的。

可没有想到,徐达竟然没有支持他。

李善长看见朱元璋在听见徐达的话后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就知晓朱元璋想听什么。

可他和徐达,朱标一样都不赞同现在建立内阁和军机处。

但他又不想惹朱元璋不高兴。

于是聪明的他,一瞬间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说道:“上位,臣觉得这件事情可以问问朱永明。”

“内阁制度,军机处制度都是朱永明说的,他还是学习历史的。”

“他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就是聪明人,好一招‘祸水引东’。

他徐达想了一夜,也就是想着如何回答朱元璋的话,而不会让朱元璋生气。

可李善长瞬间就来了一招‘祸水引东’,让朱元璋去找朱永明。

他自己则是什么都不说。

不说也就不会说错话。


根据朱永明的了解,影视培训基地的导演就是一个老头,不了解也正常。

按照朱永明的解释,‘奇葩就是指一些不同寻常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者人物。’

‘也用来形容某人的不同寻常,甚至有些不同于常人,难以让人理解的行为。’

朱元璋了解之后就在朱标面前用过几次,所以朱标也知晓朱永明口中的奇葩是什么意思。

“大哥,你这个问题问好的好。”

“你要是问一般人,他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但你要是问我,我还真的知道。”

“我上学的时候和我的同学专门研究了一下这个问题。”

“通过我和同学们的调研和查看一些历史记载,我们觉得大明皇帝多奇葩的原因就是被压制的。”

“这种压制不单单是皇帝对太子的压制,还有文臣对皇帝的压制。”

“在内阁成立之后,在土木堡之变之后,文官的权力大大的增加。”

“朱祁镇之后的大明皇帝基本都会被文官压制,或者说被内阁压制。”

“这就造成了明朝皇帝不愿意上朝,喜欢任用宦官来制衡文臣。”

“他们自己就躲在皇宫之中,研究自己的爱和,久而久之大明的皇帝就和其他王朝的皇帝不一样了。”

“而且大明出名的太监也要比其他王朝多的多。”

“比如:朱祁镇身边的王振,这个我就不用介绍了。”

“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成化年间的汪直,万历年间的冯保。”

“明熹宗身边的魏忠贤。”

“这几位都是有恶名的大太监,权力也大的害怕。”

......

朱标听见朱永明的话后,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再次看了看李善长。

他是没有想到大明皇帝多奇葩真的是因为文官集团的压制。

难道大明给文官的权力太大了???

相比朱标淡淡的看了一眼李善长,朱元璋就直接多了,他是狠狠的看了一眼李善长。

此刻,李善长是真的想把朱永明的嘴给堵上。

文管集团?内阁?

这些在洪武年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丞相胡惟庸刚刚有了一点苗头,就被朱元璋斩杀,牵连着多达上万人。

就连丞相这个传承上千的年的职位都没有了。

在洪武年间的文臣,是大明最惨的文臣,可现在因为朱永明的嘴,他们还要被朱元璋猜忌。

他们太难了。

李善长现在都有了辞官的想法了,他是真的害怕了。

他担心自己会变成下一个胡惟庸。

尤其是身边的徐达还下意识的和他拉开了一点距离,就好像是害怕被牵连一样。

难道就是因为朱永明没有提起勋贵集团吗?

的确,是这个原因。

朱永明没有提起勋贵集团,

这让徐达松了一口气,在朱元璋,朱标看向李善长的时候。

徐达下意识和李善长拉开了一点距离。

这让李善长更加不舒服了,也更加下定决心要辞官了。

次日,天空还没有亮,大明的官员们就要进入皇宫参加早朝了。

大明的早朝时间是凌晨四点到六点。

李善长需要凌晨三点不到就起床。

可昨夜从皇宫回来就已经很晚了,他也没有睡觉。

昨日在朱永明的房间,他是如坐针毡啊!

全程一句话都没有说,就静静的听着,可朱元璋,朱标还是不时的看看他。

文官集团!

这个词语昨日朱永明说了很多次。

可洪武年间哪里有什么文官集团,那都是大明洪武年间之后的事情。


朱永明的这番话,让李善长,徐达惊悚不已。

他们没有想到后世之人是这样看待太子朱标病逝的。

虽然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是胡扯,咱虽然和标儿争吵过,但都是因为政事。”

“还有,你看到那段史记就是就野史,根本就不存在,从来没有发生过。”

朱元璋面色难看,声音阴沉的说道。

他本以为自己的标儿,是被人暗害的,没有想到竟然是身患疾病而亡。

至于什么积劳成疾,什么野史都是胡扯。

“朱总,这可不是我胡说的,而是有历史根据的。”

“根据一些人的研究,朱标之死与朱元璋有非常大的关系。”

“朱元璋是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大开杀戒,先后制造了残酷的三大案,蓝玉案,胡惟庸案和空印案。”

“这三场大案共杀掉四五万人,当时朝廷上的文武百官基本换了个遍。”

“官员早上上朝晚上都不一定会回来,在当时的官员们看来,当官是一门高风险的职业,不仅辞不了还时刻有生命危险,实在是苦不堪言。”

“朱标恰恰对于父亲这种雷霆手段非常反感,他曾经劝过朱元璋不要再大开杀戒,可是朱元璋却勃然大怒。”

“在朱元璋看来,自己这样做全部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可是朱标却不理解他。”

“而朱标则认为朱元璋的残酷手段让自己整天担惊受怕,在这种长期压抑的环境下,朱标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折磨。”

“所以有人认为朱标之死和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他是被朱元璋长期精神压迫而亡!”

朱永明的话,让李善长,徐达的目光都看向了朱元璋。

因为他刚说的三大案已然发生两案了,那就是胡惟庸案和空印案。

两案被杀之人已有数万。

因为两案的事情,朱元璋和朱标争吵已然不下数十次,这在朝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今日就这样,散了。”朱元璋面色阴沉的说道。

李善长,徐达的目光他已经看见了,这样的目光他很是心烦。

“你好好修养。”

李善长生硬的说了一句,然后急急忙忙的出了门。

嘎吱。

听见关门声有点重之后。

朱永明撇了撇嘴,他就知道说完,这朱总会生气。

不过说了这么多,他也累了,而且身上也有些疼,他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反正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养伤。

要培训也是眼睛看见之后的事情,现在他什么都做不了。

......

乾清宫后殿。

这是一个泛指,其实后殿很大,有数十间房子,十几个阁楼。

朱元璋离开朱永明的房间之后就前往了一处阁楼。

这处阁楼有三层,站在阁楼的最高处,刚好可以看见朱永明居住的房间。

甚至能看见朱永明在做什么。

此刻,朱元璋就站在阁楼的最高处,阁楼四周都是锦衣卫,就连锦衣卫指挥者毛骧也在。

他不知晓朱元璋等人为什么来这里,也不知晓朱元璋为什么心情不好。

他不知晓,可是李善长,徐达知晓。

两人互相看了看都想让对方上前劝说一下朱元璋。

可还没有听他们行动,朱标就上前一小步,说道。

“父亲,此人是后世之人,他的言行举止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他的评价看法,也仅仅是他个人。”

“历史记载才是最为真实的,野史,个人推测皆不可信。”

“儿臣并没有觉得父亲残酷手段,让儿臣担惊受怕。”

这其实就是朱标的真实想法,朱元璋对他的重视和宠爱他可以感觉到。

再说还有马皇后在。

朱永明说的个根本就不存在。

当然朱标不知晓的是,今年马皇后就会病逝,他的儿子朱英雄也会病逝。

随着马皇后和朱英雄的病逝。

不管是他,还是朱元璋的心境都会发生变化。

“上位,臣亦是认为历史记载才是最为真实的,野史,个人推测皆不可信。”

“如今已然知晓太子为什么英年早逝。”

“那么就可以避免太子英年早逝。”

“太子是前往西安,返回后开始身患疾病,随着时间的流逝,病情愈加严重。”

“只要太子不去西安,太子就可以避免身患疾病。”

李善长不知道以后太子会不会身患疾病而亡,不过如今他必须要这样说。

朱元璋闻言,转头,面色平静,可双拳却是紧紧握着,可见他内心的不平静。

“这些朕知晓。”

其实他什么都知晓,

他能从一介布衣成为皇帝,有什么事情是看不透的。

而且他思考的要比李善长,徐达多的多。

“父亲,左丞相说的不错,未来之事已然知晓,就可以避免”

“或许是上天也在庇佑大明,把此人送到大明了。”

李善长没有看见朱元璋紧握的双拳,但是朱标看见了。

他说这些话只是为了宽慰朱元璋。

疾病,可不是哪里都不去就可以躲避的。

可他不相信命运,他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在人为。

只要他做好防御准备,疾病是可以防御的。

朱标不相信命运。

朱元璋这个从乞丐到皇帝的人会相信命运吗?

如果朱元璋相信命运,他就不会成为皇帝。

“上位,还记得,我们以前猎杀的那几只狼吗?”

“那时我们都还小,饿的受不了,就准备进山找吃的。”

“可是山里是那么好进的吗?”

“多少人都死在了山里,是上位你告诉我们要先去观察观察在进山的。”

“也正是因为上位的这个决定,让我们发了那几只野狼。”

“我们知晓了野狼的存在,设置了陷阱,猎杀了野狼,美美的吃一顿。”

“可要是我们不知晓野狼的存在,那么我们就是野狼的口粮。”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知晓了太子为什么英年早逝,那么我们就一定可以避免。”

徐达是老朱的发小,他知晓老朱不是想不明白,只是心里不舒服而已。

那就让他心里舒服。

回忆美好的事情,一定可以缓解情绪。

“屁,你以为咱记忆不好,明明是你让咱们去观察的,就因为这个,你还多分了一只狼腿。”

“咱不愿意,你还说,没有你的智慧,咱就进野狼肚子了。”

“咱出力最多,有是挖陷阱,有是捅死野狼,结果你这个什么都没有做的人,分的野狼肉最多。”

徐达闻言,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反而有些得意。

“哈哈,那就是我记错了。”

随着朱元璋和徐达互相打趣,朱元璋也就不再纠结没有发生的事情了。

这一幕,看的李善长有些羡慕。

他劝说屁用没有,哪怕连朱标都没有缓解上位的情绪。

结果徐达这个什么都不管事的家伙,和上位回忆了一番以往,上位的情绪就恢复了。

不得不说,这就是发小的力量啊!

朱元璋和徐达打趣了一会,然后面色忽然认真的对着徐达,说道。

“徐达,咱不信命运。”

“信命运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咱想的是,若是咱没有遇见朱永明,若是标儿真的病逝了。”

“咱会如何?”

......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